您好,欢迎来苍南一对一家教中心!请【登录】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付款方式 加盟
首页 请家教 做家教 学员库 教员库 专业教师 金牌教员 教员相册 资费标准 苍南公交
中小学教育为啥把人变成了考试机器,家教直通车,新闻资讯中心,苍南启点家教网

中小学教育为啥把人变成了考试机器


频道:家教直通车 来源: 点击:450 日期:2016-10-20

北大教授郑也夫认为在中国受过12年中小学教育的人,即使进入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也不会获诺贝尔奖,因为12年的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得已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一个考试机器”。

  郑教授的这番言论可谓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弊病。不过,持有这种观点的不只是郑教授,因为我们的教育把学生变成考试机器,把学生变成考试工具,类似这样的说法早就有。只不过这样的话语从郑教授口里说出来,自然更有影响力,因为这样的话语从教授嘴里说出来更有权威。

  我们知道,12年的教育本来是要把人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培养成未来的合格公民,培养成有独立自主精神且会创新进步的终身学习者,培养成具有综合能力发展潜质的未来的高层次人才。然而,事与愿违,大量的事实证明,我们通过12年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显见能力不是这样的,其主要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学会了应试,而且,我国学生的应试能力可以说是全世界最高的。

  如今,当我们结合郑教授的言论反思12年教育成果时,除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均衡发展和财政投入增长,除了大学入学率的提高等等令人鼓舞的内容之外,面对创新能力评价,我们的确还有难言之隐: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是长期应试教育不断强化标准答案的必然结果,这种能力的发展是被动就范的结果;相反,在学生应试能力提高的过程中,伴随着划线录取制度的固化,我们在教育上的最大损失就是创新能力的普遍萎缩。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最需要的不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是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能力是创新思维得以持续发展的发动机。爱因斯坦有句名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不要知识教育,而是说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收获知识,而是为了创造。徒有知识不足以创造,没有创造,人类社会就不会进步,人类的知识也就很难更新。

  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这样十分浅显道理,不是我们不懂,而是我们设计了阻碍创新教育成为普遍可能的僵化的考试制度,且用这种制度束缚了施教者和学习者自由想象的翅膀。例如,如今的标准化答案与过去格式化的八股文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在于它们都在起束缚学生思想的作用。这种束缚作用,普遍在表现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大量的应试训练方面,表现在题海战术反反复复枯燥的训练方面,表现在唯分数论的评价上,表现在无情的考试分数竞争上,甚至可以说,表现在12年教育的所有应试教育教学行为上。

  有调查表明,在我国,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想象力在逐步下降,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足,初中生的想象力比小学生的想象力低,高中生的想象力比初中生的想象力低。

  所以,面对教育中学生想象力被束缚和泯灭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坚持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必须要破除束缚人的创造活力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坚持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正确的教育之路,让教育过程和评价为现实和今后更加长远的社会创新服务,坚持百年育人,破除鼠目寸光和急功近利的分数主义教育观。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编辑者:苍南启点家教网http://www.cnqdjj.cn)


区域:灵溪镇 龙港镇 钱库镇 宜山镇
学校:温州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科目:数学 语文 物理 化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政治 钢琴 美术 书法 网球 日语 托福 雅思 计算机 韩语 奥数 吉他 围棋 英语口语 法语 德语 成人 外教 幼儿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