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再次征求意见稿中,把英语划出了学校统考之外,引发社会热议,但不少人认为,由于今后各环节的考核都与英语挂钩,因此,小学阶段的减负似乎只能沦为空谈。有统计显示,目前约有10万英语母语者在中国教学,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教育培训市场之一。最近,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举办的“提升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座谈会,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党委书记、语言学家黄德宽指出,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把外国语言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外语教育变成英语教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甚至延伸到了幼儿教育。全民都把英语放在不适当的位置。”业内人士认为,英语教育观念的变革已迫在眉睫。
学了十几年英语
为何还是不会说
有统计显示,目前约有10万英语母语者在中国教学,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教育培训市场之一。中国人学英语的热情值得鼓励,但现实情况却是,在世界上堪称投入最大、耗时最长的中国式英语教育,却未能培养出令人满意的外语熟练度。根据2012年底,EF英孚教育发布的一份《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显示,在亚洲1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内地英语熟练度水平非常低,在亚洲区域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泰国。
在各个国家都有举行的留学英语考试是可以用来进行英语水平比较的一个标准。2006至2010年亚洲地区的新托福考试,中国内地考生的平均分不算靠前,比母语为英语的地区要低很多,比韩国和中国香港要低。而在雅思考试中,2007年到2011年的数据则显示中国考生的英语状况不容乐观,不仅大幅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英语不好的亚洲区排名也居后几位,仅仅强于几个西亚国家。
有些留学生即使通过考前突击应试拿到了雅思、托福高分,可出国后才发现,国内的英语考试和学习,跟实际的英语交流能力并不成正比。在美国佐治亚大学攻读硕士的王同学告诉记者,虽然她在国内参加过各种英语培训,也通过了四、六级等各种考试,但到了美国仍然很难与当地人沟通。“我刚到国外,第一次去餐厅点餐,和服务生基本都用手语交流,根本无法理解对方在说什么,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
英语教育观念
变革迫在眉睫
社会缺乏英语环境,英语学习者需要调整学习方法、英语老师的教学方式要改革等,都是造成国人英语交际能力差的重要原因。对此,专家、学者指出,语言应用能力的锻炼应当从小培养,并且多加应用。英语培训机构的老师建议,英语学习者应该经常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英语老师也要转变教育观念,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多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比如进行案例教学、场景对话等。此外,在英语考试方面,要逐渐加强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不过相信随着一代代年轻老师的登场,教学方式也会逐渐发生改变。
|